凌城走马过花村,先玩玉盆到石门。
细想张良烧断处,岩前伫立欲销魂。
【注释】
凌城:在今安徽寿县西南。张良,字子房,汉初的开国功臣,曾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烧断处:指张良烧掉的栈道。岩前伫立欲销魂:形容张良对刘邦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游石门山而作的七绝,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情味。首句写诗人游览石门山的情景;第二句写诗人到达石门山;第三、四句写诗人站在张良烧断的栈道前所引发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张良的怀念之情。
“凌城走马过花村”,凌城,即寿春县,今属安徽。凌城之南有花村,这里指寿春县的花山村。“先玩玉盆到石门”,诗人来到寿春县的花山村,先游玩了玉盆,然后来到了石门山。“玉盆”,相传是汉高祖刘邦与韩信在颖川相会的地方,后人建亭以纪念此事,称“玉盆山”。
“先玩玉盆到石门”,诗人到了寿春县的花山村后,又去游览了石门山,并游玩了玉盆。“细想张良烧断处”,在诗人游览玉盆之后,他来到石门山,想到当年张良在这里烧掉了栈道,自己不禁驻足沉思起来。张良烧栈道的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据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被项羽打败后,张良曾设计让刘邦逃回关中,但被其拒绝。于是张良就烧掉了栈道,表示不再跟随刘邦。刘邦后来在陈平的帮助下重新组织力量,大败项羽于彭城,然后乘势攻下了关中,平定了三秦,建立了西汉王朝。张良烧栈道这一典故在后世传为佳话,成为人们赞美忠诚和智谋的典型事例。
“岩前伫立欲销魂”,诗人站在张良烧掉的栈道前久久站立着,仿佛要因思乡之情而心绪不宁,以至于几乎要销魂了。“岩前”指的是石门山,“岩前伫立”则是指作者在石门山顶上站立着。“欲销魂”则是说作者因为思念家乡而感到心绪不宁,似乎灵魂都要消逝了一样。“销魂”,本义指灵魂消散,引申为心神不定、神魂颠倒之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石门山游览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张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