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揉蓝染溪色,我爱常来坐溪侧。
一林奇石宛如画,两岸野花殊不识。
蝉鸣尽日竞何事,鹭下多时犹未食。
细观物理须静中,归去无辞更昏黑。

后溪

新晴揉蓝染溪色,我爱常来坐溪侧。

一林奇石宛如画,两岸野花殊不识。

蝉鸣尽日竞何事,鹭下多时犹未食。

细观物理须静中,归去无辞更昏黑。

注释

  1. 新晴: 刚晴朗的时候。
  2. 揉蓝: 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3. 我爱: 我喜爱。
  4. 常来: 经常来。
  5. : 树林。
  6. 奇石: 奇特的石头。
  7. : 二。
  8. 野花: 野外生长的花。
  9. 尽日: 整天。
  10. : 比。
  11. 何事: 什么事情?
  12. : 一种水鸟。
  13. 多时: 很长时间。
  14. 细观: 仔细观看。
  15. 物理: 自然现象或规律。
  16. 须静中: 必须处于平静之中。
  17. 归去: 返回家中。
  18. 无辞: 没有理由。
  19. 更昏黑: 更黑暗了。

译文

新晴天气晴朗,我常来坐在溪边。
树林中有各种奇特的石头,岸边上开满了野花却不认识。
整日在树荫下听蝉声,在水边久久等待鸟儿归来吃食。
仔细观察自然界的规律需要静心,回家后无需任何借口,夜晚更加昏暗不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和和谐。诗中的“新晴”和“我爱常来坐溪侧”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亲近之情。而“一林奇石宛如画”,则将树林中的石头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作。此外,“两岸野花殊不识”一句也展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谦逊态度,他并没有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观察自然界的规律需要静心,而夜晚的来临则是自然的循环和规律的一部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