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
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
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
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钟。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

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

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

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钟。

注释:

  1. 湖海:泛指江湖和大海。
  2. 元龙:指东汉末年的陈元龙,他曾在武昌称帝,后来被孙权击败后,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失败,自号“伏龙”。
  3. 不肯函书问子公:意思是说,我不愿意收到你的信,就像你不愿意写信给我一样。
  4. 蓬鬓:头发蓬松如蓬草。
  5. 荷衣:荷叶做成的衣服。
  6. 迎逢:迎合,迎合他人的喜好或要求。
  7. 春风期集:春天里约朋友相聚。
  8. 比邻:邻居,近邻。
  9. 筝笛:古乐器,筝和笛子。
  10. 奉缶杂倕钟:比喻技艺不精。缶是古代一种陶器,用来敲击发出音乐;倕也是古代的一种神名,代表高超的技艺。这里的“奉”表示学习、模仿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同年赠送给他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诗人以陈元龙的故事为例,表示自己不愿像他那样寄希望于书信往来,而是选择直面现实的交往方式。同时,“半生湖海老元龙”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阅历丰富、见识广博。
    颔联“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的无奈和辛酸。诗人用“蓬鬓”形容自己的头发凌乱不整,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落魄、失意的状态;而“荷衣”则是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了诗人生活的清贫和简朴。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反感。
    颈联“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则是诗人回忆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春风期集”指的是每年春天的时候,朋友们会聚在一起畅饮、聊天;而“夜醉比邻”则是描述他们在夜晚一起饮酒作乐,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和风采。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钟。”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和评价。“已洗从前筝笛耳”意味着他已经摒弃了过去那些庸俗、琐碎的事情,不再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而“岂堪奉缶杂倕钟”则是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不满,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才华和风采,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也是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友情关系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