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酝藉春情何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
也知馀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
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
诗句输出: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译文:大雪覆盖了横驿的苔藓枝条,千万不要将它与江南地区的景象混为一谈。
关键词注释:
- 雪侵横驿:指大雪覆盖了驿站旁的苔藓枝条。
- 莫作江南一样看:意为不要将其与江南地区的景象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里苔梅的美丽景象。首句“雪侵横驿苔枝古”,通过“雪侵”和“苔枝”两个元素,营造出冬日特有的寒冷氛围,同时“古”字的使用,又赋予了苔梅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沧桑感,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对梅花的高洁品格的赞美。第二句“莫作江南一样看”,则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苔梅与江南地区的其他景物进行区分,既突出了苔梅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的独特审美观。
接下来的句子,“酝藉春情可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进一步描绘了苔梅在冬天中依然蕴藏着春天的气息,其坚韧不拔的品质犹如孟郊的诗骨一般冷峻而坚强。这里的“酿藉”一词,既形容了苔梅的生机勃勃,又隐含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赞美。而“棱层诗骨孟郊寒”则通过对比孟郊的诗骨来强调苔梅的坚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诗的最后一句“也知余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则是对读者的一种委婉规劝。诗人认为,尽管许多人都追求世俗的繁华,但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并不多见。在这里,“余子”指的是那些追求世俗之人,“雅有书生半点酸”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文人墨客的赞赏和期待。
最后一句“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渴望和无奈。这里的“刘郎”可能是指诗人所尊敬的友人或知己,而“识桃耳”则暗指桃花盛开的季节,寓意着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环境的冷清,使得这样的相聚变得极为难得。
《约刘良叔观苔梅》通过描绘冬日苔梅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读者的规劝和对友情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思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