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

《题致堂新州坐石》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一首著名诗作,此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座奇峰异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1. 棱层不隔梅花岭:描述了山峦之间的棱角分明,如同梅花般傲然挺立。梅花岭象征坚韧与高洁,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敬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2. 万里相从识两翁:意指诗人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来自远方的知己,这里的“两翁”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或隐士高人,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3. 却怪牧牛亭下路: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意外之感,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原本宁静的小路在牧牛亭下变得异常,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4. 石麟咫尺卧秋风:此处用“石麟”比喻山中的奇石,它们仿佛神兽一般安静地躺在秋风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

  5. 苍寒瘴面新州石:描述的是山石被苍凉的寒气和瘴气覆盖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性的深刻认识和感慨。

  6. 直不话头传不休:这句诗意味着这种景色的美丽和奇特是无需多言的,它本身就能够让人感受到,这是对大自然之美的一种极致赞美和颂扬。

  7. 秦负儒耶君误矣: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那些盲目追随传统、缺乏创新的学者或文人,他们未能真正理解自然之美,而只是表面上的模仿与追随。

  8. 二书今与大江流:这里的“二书”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或古代书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经典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代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题致堂新州坐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