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青青大麦黄,护田沙径绕羊肠。
秧畦岸岸水初饱,尘甑家家饭已香。
【注释】
小麦青青:即春麦。大麦黄:即夏麦。护田沙径绕羊肠:即田间的沙土小路环绕着像羊肠一样曲折的田埂。秧畦岸岸:即田间的畦岸。水初饱:指稻田里的水已涨满。尘甑:炊烟袅袅升腾,犹如灰尘弥漫。饭已香:指农家饭菜已经做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风光图。
首两句写景,勾勒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春天景色,是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向往。“麦青青”点出时间是在春天,“大麦黄”点出时间是在夏天。“青青”和“黄”,用色彩来表现时令;“小麦”和“大麦”,以作物名称来反映农事活动。“小麦青青”表明是早春时节,此时小麦尚未成熟;“大麦黄”表明是晚春时节,此时大麦已经成熟。这两句诗不仅把江南的春天写得生动具体,而且写出了江南的物华天宝,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护田沙径绕羊肠”一句,描写了田间小路的曲曲弯弯,十分形象生动。它不仅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也暗示出了江南人勤劳朴实、精打细算的品性。
三、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秧畦岸岸水初饱,尘甑家家饭已香。”此诗一开头就写到了“水初饱”,这是说稻谷已经长得够高了。在古代,由于农业劳动的强度较大,农民往往要起早摸黑地干活,所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到晚都是一身臭汗,尤其是夏天,汗水更多,因此吃饭就成了头等大事。这句诗中,“尘甑”一词,既形象又贴切地把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刻画出来了。“饭已香”则说明饭菜的味道很好。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仅突出了农民的艰辛,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早春风光的七言古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