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入梅花倚树腰,不知声撼雪飘飘。
山翁只道春无力,半日黏须未肯消。
早春山中
吟入梅花倚树腰,不知声撼雪飘飘。
山翁只道春无力,半日黏须未肯消。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吟入梅花倚树腰”
- “吟入”意味着诗人沉浸在诗歌之中,完全被诗中的意境所吸引。
- “梅花”象征纯洁和坚强,暗示了作者对春天的积极期待和赞美。
- “倚树腰”则描绘出一副诗人依靠着树木沉思的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思索的氛围。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内心的欣喜与对未来的憧憬。
- “不知声撼雪飘飘”
- “不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无知或惊奇。
- “声撼雪飘飘”形象地描述了梅花绽放时的声音如何震撼整个山谷,甚至使雪花飘落。
- 这不仅展示了春天的力量,也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顽强精神。
-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命力的敬畏。
- “山翁只道春无力”
- “山翁”指的是当地的老人或智者,他们通常对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 “只道春无力”反映了老人对春天的看法,他们认为春天可能无法带来太多的生机和活力。
- 这一表述带有一定的哲理,提示读者春天虽然美丽,却也可能伴随着脆弱和不确定性。
- 同时,这也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读者意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 “半日黏须未肯消”
- “半日”强调了持续的时间长度,表明某种状态或情感的持久性。
- “黏须”通常用来形容胡须或头发长时间粘在皮肤上不易脱落。
- “未肯消”表示不愿意结束或消散,这里用来比喻某种情感或现象的持续存在。
- 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坚持、不愿放弃的态度,无论是对春天的期待还是对某种情感的执着。
综合评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早春山中》的一部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从“吟入梅花倚树腰”到“半日黏须未肯消”,每一行都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还能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坚韧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