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平原血溅衣,但知忠义未知机。
命悬鬼貌千秋事,年及悬车自不归。

【赏析】

此诗首句“堪笑”二字,便已把一个忠义之士的形象活脱脱地勾画出来。次句以“平原”指魏绛(晋大夫),他为救赵氏之难,曾与韩、魏等国一起出兵,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齐军,但魏绛却因功高震主而被赵王所杀。“血溅衣”是说魏绛临死前,身受重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魏绛的遭遇,实际上却是借魏绛来讽刺那些只知道报效国家而不知时机的人。这种写法,既富有戏剧性,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了魏绛的忠烈精神。“命悬鬼貌千秋事”,是说魏绛的死,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年及悬车自不归”,则是指魏绛虽然已经年迈,但为了忠于国家而不肯离开朝廷。这两个典故都是用典,它们分别出自《论语》和《史记》。前者说的是春秋末年晋国的魏献子(字懿子)在鲁国时,因为年高体弱,不愿再做官,就自己解下相印放在车上。后来鲁国人要给他加封,他说:“我不敢保有自己的封邑,但我可以保有我的相印!”所以,“魏绛”就是魏献子的别称。后者则是说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萧何,他在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庆功时,因年老体衰而请求告老还乡,但被拒绝,于是愤然说道:“臣闻家贫居处苦,臣廉节自守。陛下无故令臣出关,且吾思亡比,今未敢入也。”最后终于死在长安。这两个典故都表达了作者对魏绛这位忠臣的崇敬之情。

此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它通过对魏绛一生的描绘,赞美了其忠于国家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品格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非常突出,堪称唐人绝句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