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
见说邦人犹感慨,恨予不学蔺相如。
注释:
曾经管理过重湖的月光,五座老者在门前专心读书。
据说当地人仍然很感慨此事,我却不学蔺相如那样有气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佥见过吴越守臣后写的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忧,以及对吴越守臣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描绘了吴越守臣们勤勉学习的场景。他们面对重湖的月光,一心向学,勤奋不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吴越守臣们的赞美之情,也暗含了对国家大事的担忧。
中间两句“见说邦人犹感慨,恨予不学蔺相如”,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吴越守臣们的深深敬意和对自己不能效仿他们的遗憾之情。这里的“蔺相如”是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蔺相如,他曾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诗人在这里用蔺相如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最后两句“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再次强调了吴越守臣们勤勉学习的精神风貌。而“恨予不学蔺相如”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遗憾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蔺相如一样,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整首诗通过对吴越守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担忧,以及对吴越守臣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和志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