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注释】

上苍:指天。冥:幽深广大。行藏:行为和隐居。只草亭:指草亭,即草堂,诗人的居所。秋到早:秋雁南飞时到了早上。山入市来青:山色渐渐变得青青翠绿。投老:年已老。余:剩下的。能诗:善于写诗。例:像、似。发根风露入:头发被露风吹着,露水沾在身上。肺渴喜初醒:口渴得很厉害,刚喝了点水又醒了。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小令,写于唐德宗建中初年(780)作者流寓江陵时,时年五十馀岁。全诗句法平正,而意态生动,颇有情致。

首联“云木上苍冥”,写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苍冥”一词用得极为准确,它既表现了大自然的浩渺无际,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这种感受,正是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颔联“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秋天的雁群早早地从北方飞来,为这江南水乡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山色渐渐变得青青翠绿,仿佛是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秋到早”和“山入市来青”都是用词巧妙,意境深远,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名句。这些名句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颈联“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则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这里,“投老”指的是年老体衰,而“渔具”则是指捕鱼的工具。诗人将自己比喻成一只鹤,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和从容的态度。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既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尾联“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这里,“发根风露入”指的是头发被露风吹着,露水沾在身上;而“肺渴喜初醒”则是指口渴得很厉害,刚喝了点水又醒了。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也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