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黄安足名天下,太白常疑在世间。
生纵不陪振鹭列,死犹可葬伯鸾山。
童黄安足名天下,太白常疑在世间。
生纵不陪振鹭列,死犹可葬伯鸾山。
注释
- 童黄:指诗人自号或别称。
- 安足:表示满足、足够。
- 名天下:名声传遍天下。
- 太白:李白的代称。
- 常疑:经常怀疑、不确定。
- 在世间:存在于世间。
- 生纵不:假使生命终止。
- 振鹭列:形容人众多、声势浩大。
- 伯鸾山:传说中孔子的老师伯牙曾经埋葬于此。
译文
方蒙仲(1214-1261),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的字是澄孙,因为名字而被人们所知,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他曾调任邵武军教授,并出任为泉州通判兼摄郡守兼司舶使,他清除内部腐败官员,使私利之人不能得逞阴谋,最终被授秘书丞。他不附贾似道,景定初出知邵武军(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二年卒,年四十八岁。有《絅锦小板》,已佚。诗作收录于《后村大全集》和《闽中理学渊源考》等文献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诗中的“太白”指的是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其作品充满豪放和浪漫色彩,而“常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困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界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