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天边尽画屏,广寒宫阙玉为城。
南来已为江山助,到此逢山眼更明。
【注释】
山:泛指山峦。
水际天边尽画屏:山在水的尽头,天边的尽头就是一幅屏风。
广寒宫阙玉为城:广寒宫是月亮上的宫殿,以玉石砌成。
南来已为江山助:诗人自注:“予昔游金陵,至池阳,登望仙坡。”
到此逢山眼更明:在这里遇到山,眼睛看得更清楚了。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于元丰三年(1084)九月十五日由池阳乘船东下,途中经望仙坡,因景生情,遂写下这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首联“水际天边尽画屏,广寒宫阙玉为城”。这一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水与天相接的地方,就像是一幅精美的屏风,而那广寒宫阙则如同白玉制成的城墙,显得格外的壮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南来已为江山助,到此逢山眼更明”。这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慨和赞美。诗人自注说:“予昔游金陵,至池阳,登望仙坡。”(《寄黄几复》)这里所说的“池阳”即安徽贵池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西接九华山,东南濒大江,北枕长江之滨。望仙坡是池阳的名胜之一,相传这里是仙人望云追月的所在。诗人在这里登山观景,自然会有一番不同的感触。“南来已为江山助”意思是说自从南下来后,这里的山水美景就更加地美丽动人了;“到此逢山眼更明”则是说在这个地方看到了山,自己的眼睛也变得更加明亮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