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阁登临恨已多,可堪兰景又妍和。
书囊阅尽应成癖,诗思狂来恐是魔。
玉树芬芳连雾縠,珠栊隐映隔云萝。
鹴裘贳得杨昌酒,度日无悰倚瑟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青阁登临恨已多”,意思是登上高阁,面对美丽的景色(春天)感到怅惘,心中满是忧愁。“青”是青色,这里指绿色;“阁”即楼阁,古代供登览的楼台建筑;“恨”,指因春日美景而引发的愁思。
“可堪兰景又妍和”,意思是更令人难堪的是这美好的春光又如此绚丽多彩。“兰”,兰花。“景”,指自然景色;“妍和”,美好、和谐的样子。
“书囊阅尽应成癖”,意思是说如果把读过的书都看遍了,那就会成为一个读书爱好者。“书囊”,装书的袋子;“成癖”,成为一种习惯。
“诗思狂来恐是魔”,意思是说诗情勃发时,恐怕会像魔鬼一样让人难以控制。“诗思”,对诗词歌赋等诗文艺术创作的感情或兴趣;“狂”,形容诗思勃发时的状态,也比喻感情激动、不受抑制;“魔”,比喻不可遏制的人的某种欲望。
“玉树芬芳连雾縠,珠栊隐映隔云萝”,意思是玉树花香连雾气,珍珠帘子隐映在云雾之中。这是写眼前春日景物的美好,其中“连雾縠”形容雾气像细密的绉纱那样洁白晶莹。“珠栊”,珍珠装饰的帘子。“云萝”,云雾缠绕着的花藤。
“鹴裘贳得杨昌酒,度日无悰倚瑟歌”,意思是买到便宜的皮衣可以换钱买酒,一天没有欢乐的事只好倚着瑟唱歌。“鹴裘”,皮衣;“贳”,典当。“杨昌酒”,用美酒招待客人;“无悰”,没有乐趣;“倚瑟歌”,依瑟而唱歌。这是写自己心情苦闷,借以寄托哀怨之情。
【答案】
译文:
登上高楼眺望四周,看到美丽的春景,我内心十分惆怅。读了那么多的书,我成了一名爱读书的人。我的诗兴大发,
可能已经失去了自我控制。
玉树花香气沁人,连雾霭中也散发着清香。珍珠般的帘幕隐约可见,隔着云雾中的花木。
买了便宜的皮衣可以换钱买酒,一天没有欢乐的事只好倚着瑟唱歌。
赏析:
《和友人春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李益(749—826),字君扬,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唐玄宗年号,公元766—779年)时,寓居洛阳,以边塞诗驰名,有集十卷,是著名的诗人,尤以反映边疆及晚唐时期社会生活的作品见长,有《李司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