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伊水东,溪水丘溶溶。
两桨夷犹去,双凫上下逢。
馀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
荷动闻鱼跃,沙平见鹤踪。
岛蒲森剑戟,岸柳亚虬龙。
并载惟禅客,随观有牧童。
风传棹讴远,露湿钓蓑浓。
不是迷津处,何烦问老农。

东溪泛舟

【注释】

  1. 伊水:伊水流经洛阳,所以叫伊水。
  2. 夷犹:迟疑不决的样子。
  3. 双凫(fú):两只野鸭。
  4. 嵩峰:中岳嵩山。
  5. 禅客:佛家修行者。
  6. 牧童:放牧的人。
    【赏析】
    诗是一首五言排律,全篇写景抒情,意境清幽,语言优美。开头四句写舟在伊水上泛游的情景。诗人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两岸风景如画,令人赏心悦目。首联“东溪伊水东,溪水丘溶溶。”点明舟行方位和流水的动态;“两桨夷犹去,双凫上下逢。”描绘船夫驾着船桨,缓缓前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不时看见野鸭子在水面低飞,悠然自得。颔联“馀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写舟随浪荡漾,泛起涟漪,波光映照在洛浦嵩山之上。颈联“荷动闻鱼跃,沙平见鹤踪。”以动衬静,以声衬色,写出了洛浦上荷花盛开、鱼儿跳跃的生机,嵩山上沙平如镜、白鹤翩翩的景象。尾联“岛蒲森剑戟,岸柳亚虬龙。”写岸边长满了蒲草,像剑一样排列整齐;柳树像虬龙一样盘绕着岸边。这两句用比喻手法,将蒲草和柳树比作武器,使景物显得威武雄壮,充满生气。末联“并载惟禅客,随观有牧童。”写船上坐着的僧人和岸边放羊的孩子。他们或谈笑风生,或悠然自得地欣赏美景。全诗通过对伊水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整首小令清新脱俗,自然流畅,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