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着云崖一段奇。
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诗句释义: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着云崖一段奇。
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译文:
不必深究山中隐秘之处,自然景致已经环绕城市。曾经攀登月牙般的山崖,更欣赏云中的悬崖之奇。擦拭窗台以容纳菜肴和酒器,发挥山水之美来创作诗歌。瞿昙似乎理解我的心意,已经约定在梅花盛开时一起赏梅。
赏析:
《漓山云崖轩》是宋代文学家方信孺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桂林山峦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的静谧美感。首句“不用穷探费杖藜”,表现了诗人对探寻自然的无求心态,无需刻意去寻找,一切景致自会映入眼帘。接着,他写道:“隐然林壑挟城陴”,这里的“隐然”形容山色与城防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和谐。
第二联“曾遵月洞千岩上,更着云崖一段奇。”则是具体描写了诗人攀登的过程以及所见景色。“月洞千岩上”,指的可能是桂林著名的月亮岩;“更着云崖一段奇”,则是指云中的山峰别具一格,给人以惊奇之感。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桂林山的雄伟,还传达了一种探险的乐趣。
第三联“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反映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情景。他不仅享受着山水之美,还利用这些自然景观来启发灵感,创作出美妙的诗歌。这一联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最后一句“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则是诗人对于知音的感慨。他认为,有如慧眼识英雄的瞿昙(即唐代诗人王昌龄),能够理解他的诗意。因此,诗人已经与这位知己约定,在冬天一同赏梅,让梅花带着雪花一同飘动,增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
《漓山云崖轩》是一首充满山水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佳作。诗人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惜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