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圆实大于瓜,想见移根博望槎。
三百馀篇谁识此,世间宁复有张华。
【注释】
- 波罗蜜:梵语的音译,意为佛果。
- 博望槎:即槎木,相传为东汉初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所乘之木船(见《汉书·张骞传》)。
- 三百馀篇:指汉代东方朔所著辞赋三十馀篇。
- 张华:晋代文学家,有《翰林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博望槎作比喻,赞美了波罗蜜果之大、之美。
诗的前两句写波罗蜜果大而圆实。诗人用“累累”来修饰,突出了果实多而且大的特点;“大于瓜”是说它的大小超过了一般瓜果;“想见移根博望槎”,则通过传说中张骞出使西域时所乘之木舟的典故,来突出波罗蜜树的巨大。“想见”一词,不仅表明了作者对波罗蜜果的向往之情,而且暗寓了一种想象,把波罗密树的神奇、伟大形象,表现得更加突出。
后两句写波罗蜜果之稀有,难以寻觅。“三百馀篇谁识此”,意谓在众多的辞赋作品中,竟无一篇能写出它的神韵。“世间宁复有张华”,则是说即使像汉代辞赋大家张衡那样的人,也难以写出它的风雅。
全诗以博望槎喻波罗密果,借古喻今,既赞美了波罗密果之大,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珍奇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以张骞泛槎西行的史实,来衬托和突出波罗密果之非凡。全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