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漠漠暝烟齐,竹树萧疏望眼迷。
相唤几声何处雁,断霞明处一行低。
【注释】
- 平林:指低矮的树林。
- 暝烟:黄昏时的雾气或烟霞。
- 竹树萧疏:形容树木高大茂密,但因枝叶稀疏而不显高。
- 望眼迷:形容视线被远处景物所迷惑。
- 相唤几声何处雁:意思是几只飞雁在天空中鸣叫,仿佛是在招呼同伴。
- 断霞明处一行低:形容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晚霞,而云彩则呈现出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就像是一群飞鸟在空中排列成一条低低的轨迹。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船的美丽画面。诗人站在船上,眺望着远方的山林和河流,只见平林漠漠、暝烟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目光被远处的竹林和树木所吸引,它们虽然高大茂密,但在朦胧的雾气中显得有些萧疏,让人不禁为之迷惘。
当夜幕降临,诗人又看到了一群飞来飞去的雁群,它们时而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仿佛在互相呼唤着什么。诗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他不禁想要寻找这群雁的踪迹,看看它们究竟要去往哪里。
诗人的视线再次被夕阳余晖中的一道晚霞所吸引。那一抹绚丽的色彩在天空中绽放,与飘渺的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美景所迷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晚霞中低低排列的行云,它们仿佛是一群自由自在的鸟儿,在空中翩翩起舞,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风景和雁群的飞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