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起问行舟,时不能留迹自留。
何有声名呼子慎,傥能饥渴念之罘。
前车或向中涂废,古井难持短绠求。
闻说下帷书已就,愿从繁露识春秋。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蒋季庄的。下面是对每一诗句的逐条解读:

第一句:桃花水起问行舟,时不能留迹自留。

  • 桃花水起:指春天到来的时候,水面上泛起了桃花的波纹。
  • 问行舟:诗人在问舟中的行人,他为何不停留?
  • 时不能留迹自留:诗人感到时光流逝,自己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只能默默自守。

第二句:何有声名呼子慎,傥能饥渴念之罘。

  • 声名呼子慎:这里的“子慎”指的是孔子,诗人用“声名”来比喻自己的名声或成就。
  • 饥渴念之罘:杜甫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就像渴了饿了想喝水一样迫切。

第三句:前车或向中涂废,古井难持短绠求。

  • 前车或向中涂废:这里可能是指古代车辆行驶在中道时,因为前方有障碍而被迫停止,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困境和挫折。
  • 古井难持短绠求:古井很深,但人们很难找到合适的绳索来取水。这比喻了获取知识的难度,需要耐心和毅力。

第四句:闻说下帷书已就,愿从繁露识春秋。

  • 下帷书已就:这里的“下帷”指的是整理书籍,准备教学。杜甫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学术的热情和准备传授知识的愿景。
  • 繁露识春秋:杜甫希望通过学习《繁露》这部经典著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洞察事物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志向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无法留住青春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孔子和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人生和理想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