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夔州砚,千年禹凿痕。
平公见尔祖,王子得其孙。
铜雀今安有,罗文世所尊。
聊同玄颖辈,文字与吾论。
【注释】
夔砚:即夔州砚,产自四川,以制作精良著称。禹凿痕:指古代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石痕。平公见尔祖: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提到“平公”是王羲之的祖先王正生,故称平公是王羲之的祖先。王子得其孙:唐代宰相张柬之曾说:“吾家子孙,皆出王子。”此处指王羲之的家族世代都出过杰出的书法家。铜雀:铜雀台,东汉末曹操所建,后为曹丕、曹植等人所居,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北。罗文:指汉代的“罗文镜”,是汉宣帝时期的一个铜镜,相传能照见人的面相。玄颖:指晋代书法名家王献之,字子敬,号“中郎将”,因他经常佩戴黑色丝带,故后人称他为“黑口”。与吾论:与你一起讨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前四句是对画面的描绘。诗人首先描述了夔州砚的特点,即产自四川的夔州,质地细腻,制作精良。然后提到了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石痕,这些痕迹见证了古代的伟大成就。接下来通过平公和王子的例子,表达了王羲之的家族世代都出过杰出的书法家这一观点。最后提到铜雀台和罗文镜等象征历史和文化的事物,进一步衬托出这幅作品的重要性。
中间四句则是作者对作品内容的评价和感想。诗人认为,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王羲之的书法技巧,更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家族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这些都是他为之自豪和骄傲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这幅作品将会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人们学习和传承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画面和文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