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
荡中若要穷青眼,岩下先须问白头。
诗社不容添异姓,名山应岂遇清流。
会须乘兴天台去,涧水桃花访旧游。
送刘方叔季文游雁山
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 译文注释及赏析如下:
二客:诗人自指和方叔。二客:诗人自比。方叔:刘方叔的诗社成员。
骚肠:屈原的《离骚》是骚体诗。骚肠:用来形容诗人的心情。
不耐:受不了。
秋:秋天。
飘然:形容轻快、飘逸的样子。
蜡屐:用蜡制作的木屐。古代文人出游多穿屐(木底鞋),而屐有轻重之分,重者称“蜡屐”。这里用“蜡屐”代指穿着轻便的木屐。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荡中若要穷青眼,岩下先须问白头。 译文注释及赏析如下:
荡中:在溪流或江水中游玩。
若:如果;假使。
青眼:青黑色的眼珠,古人以为黑色为贵色,故以青眼表示尊重。
岩下:指山崖下面。
白头:指年老的人。
问白头:向山中的长者打听。
诗社:诗人与方叔的诗歌社团。
不容:不被接纳。
清流:清澈的水。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是道教名山之一。
会须乘兴天台去,涧水桃花访旧游。 译文注释及赏析如下:
会须:应该这样;一定要这样做。
乘兴:趁着兴致。
天台:指天台山,即上句的“天台”。
涧水桃花:指天台山的美丽景致。
访旧游:拜访老朋友,即上句的“访旧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时的心情和祝愿。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朋友出游的情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