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秦人视越人,深怜里舍甑生尘。
恨无广厦容寒士,安得洪炉暖曲身。
草木照人俱有艳,珠玑满地不忧贫。
凭谁扶取浮云破,莫待功成始放春。
诗句:不作秦人视越人,深怜里舍甑生尘。恨无广厦容寒士,安得洪炉暖曲身。草木照人俱有艳,珠玑满地不忧贫。凭谁扶取浮云破,莫待功成始放春。
译文:
我不愿像秦国人那样看待你这样的南方人,深深怜悯你那破旧的锅灶和灰尘满面的房屋。
可惜没有大的房子可以容纳那些贫苦的人,怎么能用熊熊大火温暖他们冻僵的身体呢?
虽然草木都美丽动人,但是满地都是珠玉却依然不觉得富足。只有靠有德的人来拯救我们,我们才能摆脱困境重获新生,不要等到事情完全成功才开始行动。
注释:
- 不作秦人视越人:表示对赵仲永这个南方人的同情和尊重,认为他应该得到与北方人一样的待遇和尊重。
- 深怜里舍甑生尘:表达了对赵仲永家境贫寒、生活简陋的深深同情。这里的“甑生尘”形容了赵仲永家的贫穷程度,连用来盛食物的瓦罐(甑)都会沾满尘土。
- 恨无广厦容寒士: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对于贫困人士的冷漠态度的不满。这里“广厦”指的是宽敞明亮的住所,“寒士”是指贫困的读书人或官员。
- 安得洪炉暖曲身:表达了对能够提供帮助,让贫寒之士感到温暖的迫切愿望。这里的“洪炉”比喻巨大的帮助或者机会,可以使受助者感到温暖和舒适。
- 草木照人俱有艳:虽然身处逆境,但是周围的环境依然美丽,充满了生机。
- 珠玑满地不忧贫:即使身处困境,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忧虑。这里的“珠玑”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不忧贫”意味着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感到忧愁。
- 凭谁扶取浮云破:希望有人能够帮助打破眼前的困境,实现目标。这里的“浮云”比喻困难或障碍,“破”表示解决或消除。
- 莫待功成始放春:不应该等到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或成就后才去行动,而应该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保持积极的态度。这里的“放春”意味着放松警惕或享受成果,“功成始放春”则强调了在成功之后再行动可能会错失良机。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赵仲永的同情和期望。诗人通过对比南北差异,强调了对南方人士应有的平等对待。诗中对赵仲永境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