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
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
注释:
薝:一种树。
禅友:指禅宗的朋友。
毗舍园:即毗舍离,印度古地名,是佛教发源地。
妙香:指禅修中闻到的香气。
鼻观:指以鼻闻香,通过气味来观察世界。
应悟:应该理解或领悟。
佛根源:佛学的根本教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修场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禅修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禅宗的理解和领悟。
首句“禅友何时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宗朋友的期待和渴望。禅宗是一种注重内心修养和自我解脱的修行方式,诗人希望通过与禅友的交流和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禅宗的精髓。
次句“远从毗舍园”,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何从远方来到这个充满禅宗气息的地方。毗舍离是佛教发源地,这里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禅宗文化。诗人希望通过在这里修行,能够更好地领悟禅宗的真谛。
第三句“妙香通鼻观”,诗人用“妙香”来形容禅宗修行中的味道,这种味道能够通过鼻子感受到。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鼻观”,这是一种通过嗅觉来观察世界的方式,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感官的运用和体验。
末句“应悟佛根源”,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修行体会。他认为,通过禅修和修行,自己已经领悟到了禅宗的根本教义。这里的“佛根源”指的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和教义,是所有修行者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体验和领悟。通过具体的诗句和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心灵修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