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来自蜀,众水共朝东。
我欲扁舟去,问津从此通。
【注释】
十八坊:泛指京城。
通津:渡口,水陆交通的要道。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点明地点,为后两句设喻铺垫。首句写大江发源于蜀地,众水共向东流。“大江”,即长江,因源出四川的金沙江而得名。“蜀”,指四川。“众水”,指其他河流。这里用“众水”来比喻朝廷中的许多官员。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之情。
后两句以问津引出议论。第三句写自己有去国怀乡之情,但苦于不知从何处启程;第四句说既然要去京都,就应该先到通津去问问渡口在哪里。这是诗人的自述,表现了他迫切希望离开故乡的心情。他之所以急于要问渡口在哪里,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离开了京城,就再也难以回来,所以他想及早做好准备,免得日后有失。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欲去京都而不知渡口在何方的矛盾心情和急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