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避乌沙镇,心怀白帝城。
峡中险已过,江上浪宜平。
【注释】
乌沙镇:即今四川重庆綦江县的古称。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奉节县瞿塘峡口,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屯兵之地。
峡中险已过:指通过巫峡时,险阻已被超越。峡中:指瞿塘峡口一带。
江上浪宜平:江面浪头小了,风浪平静,航行顺利。
【译文】
在乌沙镇避开了狂风,心中思念着白帝城。
经过瞿塘峡的山势险峻,江面上波浪变得平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夔州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首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避风”二字,既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避风,又暗示了诗人此次出行的心情,即远离故乡、远离战乱的思乡之情。第二句“心怀白帝城”,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心情。这句中的“白帝城”,指的是诗人的家乡——四川重庆奉节县附近的白帝城。而诗人之所以会想到白帝城,一方面是因为白帝城地处川东山区,地势较高,远离长江之滨,可以免于江风之苦;另一方面,诗人在白帝城曾为官数年,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当他离开白帝城时,自然会想起自己曾经在那里度过的那些日子。第三句“峡中险已过,江上浪宜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此次出行的情景。这句诗中的“峡中”,指的是长江上游的巫峡地区;而“江上浪宜平”则是指经过瞿塘峡后,江面风浪已经平息。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行的感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的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