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扬州种,春深霸众芳。
无言诮君子,窈窕有温香。
【赏析】
芍药,又名墙蘼、木芍药、花中神仙,是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草本花卉。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芍药比诸卉为先荣”的记载(《诗经·周南·溱洧》)。历代诗词中多有吟咏芍药之作。如唐代李白《清平调》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宋代王安石亦有《芍药》诗云:“东君才与绿尊同,芍药妖娆占百丛。莫向牡丹争艳丽,春光长共少年工。”
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其“霸众芳”。三、四句写其“无言诮君子”,而“窈窕有温香”。
芍药,又名墙蘼、木芍药、花中神仙,是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草本花卉。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芍药比诸卉为先荣”的记载(《诗经·周南·溱洧》)。历代诗词中多有吟咏芍药之作。如唐代李白《清平调》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宋代王安石亦有《芍药》诗云:“东君才与绿尊同,芍药妖娆占百丛。莫向牡丹争艳丽,春光长共少年工。”
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其“霸众芳”。三、四句写其“无言诮君子”,“窈窕有温香”。
“千叶扬州种”,扬州,古称广陵、江都,在今江苏扬州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云:“扬州多奇花,自扬雄赋蜀锦之后,往往有人于蜀中来买花者,故蜀锦尤名于世,亦不知蜀花之名也。”可见扬州芍药之美。
“春深霸众芳。”芍药之“美”,在于它“不与桃李混芳尘”(宋范成大《芍药》)。它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唯有杏花开时节”(陆游《马上作》),或“桃未芳菲杏尚青”(《绝句》),而独领风骚,独占鳌头。“霸众芳”三字,可谓传神。
颔联两句用典:一是《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晋灵公不君”,孔子批评晋灵公无君道,好紫服而弃赤色,比喻君子不能正确评价他人,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二是《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利思义”,君子应该看到危难就挺身而出,看到有利的机会就要考虑到仁义道德。
颈联两句用典:一是出自汉代王逸《楚辞章句·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幽隐而薄浊。”屈原自喻为“芷兰纫蕙”,即兰花和佩兰,二者皆芳香之物。这里暗指君子没有像那些被世人讥笑的小人那样,只有外表的花言巧语和虚假的恭维,却缺乏内在的真诚和美德。二是出自《孟子·尽心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拥有怜悯他人的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君子没有虚伪的笑容和谄媚的行为,而是拥有内心的温暖和芬芳。
尾联两句写其“窈窕有温香”。这里的“窈窕”指的是美丽而优雅的样子,而“温香”则是指香气温和宜人。这句诗意味着芍药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品质和香气。因此,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表或者夸张的赞美,也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