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浇风有万端,欲将眼力见应难。
但令心境无尘垢,端坐斯堂便可观。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核题,考查诗句的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和结构思路。

“薄俗浇风有万端”,是说社会上的浮华风气有千万种表现,诗人用“薄”来概括社会风俗之弊。“薄”,浅薄的意思;“浇”是浸染的意思,“万端”指各种表现。“欲将眼力见应难”,意思是想通过自己的眼力去观察,恐怕是很难办到的。这里诗人用了“难”字,强调了观察的困难性。“但令心境无尘垢”,是说只要心境像明镜一样,没有任何杂念,就可以从中得到乐趣。“但”,只有;“令”,使;“无尘垢”,没有尘垢,即心境清净。“端坐斯堂便可观”,是说端正地坐在这个厅堂里,就会觉得美不胜收了。“观”,欣赏,领略。“端坐”是端坐不动,“斯堂”指厅堂。这里运用反衬的手法,以“观”为宾语,突出了“坐”的主体地位。“便可观”,意动用法,以……为观,即可以观赏,可以领会。

这首诗前两句写人,后两句写景。前二句先写人,后一句再写景,这样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的高尚情操,突出人的高尚品德。

【答案】

观风堂

薄俗浇风有万端,欲将眼力见应难。

但令心境无尘垢,端坐斯堂便可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观风堂,抒发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之情。开头两句写人:社会上的浮华风气有万千般表现,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是不容易的;只要心境像镜子一样明亮,没有一丝一毫的灰尘,端正地坐着,就能领略到美不胜收的境界。第三四句写景:只要心境像镜子一样明亮,没有一丝一毫的灰尘,端正地坐着,就能领略到美不胜收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