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死非命,涤验更两吏。
一囚坐法诛,三覆与众弃。
去年交阯败,杀戮无贱贵。
江淮屡岁眚,积殍沟壑秽。
圣人于赤子,爱重若彼至。
谨小以遗大,谁其原帝意。

【注释】

  1. 覆验:重新检验。余姚: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一带。
  2. 涤验:清洗证据。两吏:指两个官吏。
  3. 一囚:一个罪犯。坐法诛:因犯罪被杀。
  4. 三覆:三次复审。弃:放弃或抛弃。
  5. 去年:指去年(天宝十四载)交趾战败。交阯:即今越南南部。
  6. 杀戮无贱贵:没有区分贵贱地杀人。
  7. 积殍:饿死的人堆积如山。沟壑秽:被遗弃的尸首暴露于野外,成为秽物。
  8. 赤子:比喻婴儿。
  9. 谨小:小心谨慎。遗大:遗留给大事。
  10. 谁:疑问词,何人。原:推究。帝意:皇帝的意图。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司法腐败的诗。诗人借写余姚道中的事,抨击了当时的司法制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行为。
    “一夫死非命,涤验更两吏。”意思是说,一个无辜的人死了,但官吏们却要重新审问,这太不公平了!诗人用“一夫”比喻无辜者,用“命”表示无辜者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强调冤案的发生是不公平的。
    “一囚坐法诛,三覆与众弃。”意思是说,一个囚犯因为犯了罪而被杀死,但三次复审后仍然被放弃不用,这是多么不公平啊!诗人用“一囚”比喻有罪的人,用“法诛”表示死刑,指出这种判决的不公正性。
    “去年交阯败,杀戮无贱贵。”“江淮屡岁眚,积殍沟壑秽。”“圣人于赤子,爱重若彼至。”这三句诗的意思是说,去年交趾失败,不分贵贱地屠杀人民,江淮一带多次发生灾祸,饿死的人们堆积如山。圣人对婴儿一样的孩子都很爱护,把他们看得很重。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认为,社会应该公平正义,不应该有冤案发生,也不应该让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他希望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减少战争和灾祸的发生,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