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常时不到地,岭梅今与雪夤缘。
渐添化国舒长日,更卜祥云大有年。
万木寒痴犹自冻,一枝疏瘦想堪怜。
时听野老谈新政,坐竦诗肩夜不眠。
【注释】
南雪:指南方的雪花。常时不到地,意谓不常下到地上。岭梅:指岭南一带的梅花。今与雪夤缘:今与白雪相伴。夤,同“荫”。
渐添化国舒长日:渐渐增添了化国(即花国)的春天气息,使大地长出了春意。
更卜祥云大有年:更加祈求吉祥云彩,希望有一年丰收的好年景。
万木寒痴犹自冻,一枝疏瘦想堪怜:万木在寒冬之中仍然保持着寒冷之态,而那枝头稀疏瘦弱的梅花则让人感到可怜。
时听野老谈新政、坐竦诗肩夜不眠:不时听到乡里的老人谈论新政策,我则坐着聆听;深夜仍不能睡,因心中想着诗句而不宁。坐竦,坐立不安,形容心绪不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时所作,描写了冬去春来,岭南梅花盛开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以及他对于时政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祈盼。
首句“南雪常时不到地”,描绘了南方的雪很少落到地面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雪很少降落的独特感受。
第二句“岭梅今与雪夤缘”,进一步描绘了岭南梅花与雪相伴的景象,通过“今”与“昔”的对比,突出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两句“渐添化国舒长日,更卜祥云大有年”,则是对岭南地区春天到来的景象进行了描写,通过对“化国”(即花国)的描述,展现了岭南地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同时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到来的期待。
第四句“万木寒痴犹自冻,一枝疏瘦想堪怜”,则是诗人对岭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描绘,通过对万木和一枝梅花的描写,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坚韧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最后一句“时听野老谈新政,坐竦诗肩夜不眠”,则是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睡,倾听乡里老人谈论新政策的情景,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