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沧溟看日头,忽闻风雨下层楼。
却寻双径朝金阙,又跨苍龙海上游。

【注释】沧溟:沧海。双径:即双阙,古代皇宫的正门两旁有阙。金阙:指皇宫的正门。苍龙:指黄河。

【赏析】《送梁道人归嵩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并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首句“夜半沧溟看日头”一句中,“夜半”点明时间,写诗人在深夜里,独自登上楼台观赏海上日出。“沧溟”,大海;“日头”,太阳。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观日时的惊喜之情。

颔联“忽闻风雨下层楼”,写诗人突然听到风雨声,于是从楼上下来,风雨之中还隐约看到那两座高高的宫阙——双阙。“风雨”,指大风大雨。“双阙”,指皇宫的正门两旁有阙。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景象,突出了皇宫之高、宫殿之大。

颈联“又跨苍龙海上游”,写诗人来到海边,又跃过一条巨龙(黄河),继续向前游去。“苍龙”,这里泛指黄河。“海上游”,指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

【译文】

深夜时分,独自登上高楼眺望东海上一轮红彤彤的日头冉冉升起,突然间听见风雨的声音,便立刻走下楼来,只见风起云涌间,隐隐约约看见两道高大的门,那就是传说中的双阙,它位于皇帝居住的地方。又跨过一条巨龙,继续前行。

赏析:

李白与梁道人同游嵩山之时,正值天宝六年(747年)。当时李白正在长安,而梁道人则隐居在嵩山,二人虽身处两地,却常有书信往来。此次同游嵩山,梁道人为李白准备了数本丹经,李白看过后,觉得不够过瘾,就告别梁道人,返回长安。临行之际,李白赠给梁道人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观日的情景。诗人在夜半时分登上高楼,观看东方日出的壮美景色,见太阳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然而不一会,忽然听到阵阵风雨声,于是诗人从楼上下来,只见风云变色,天色骤变。此时,诗人心中不禁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想到,刚才自己在山顶上看到的日出美景,现在都成了过眼烟云。

第三句开始,写诗人离开嵩山的情景。“双阙”,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也泛指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诗人来到海边,看见一座巍峨壮丽的皇宫建筑群,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双阙。诗人想越过这座巨大的宫殿继续向前行进。

第四句紧承上文,写诗人跨越黄河的情景。这句诗既写出了黄河的雄壮气势,也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