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玉袅蹄琢,簟波人字流。
冰瓮贮清泚,意境已生秋。
睡馀弄徽轸,山高水幽幽。
试作文王操,若人还见不。
【赏析】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评此诗“清丽可喜”。诗分前后两段。前四句写夏夜凉风习习,人倚玉枕,簟上波纹犹如“人”字,流云吐华,月影生辉,意境清新,如在清凉世界。后四句写诗人睡醒后弄琴,山高水长,似乎已入秋意,但文天祥却未出现,故作此问。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联先从视觉角度写夏夜的清凉和宁静。“枕玉”是形容人的枕头像玉一样洁白无瑕;“袅蹄”,形容玉枕雕饰精美;“琢”指琢磨、雕刻。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枕着洁白的玉枕,欣赏着簟上波纹宛若“人”字的流动,仿佛看到了天上流云吐出皎洁的月光。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玉枕与簟子上流波的形象相联系,写出了夏夜的凉爽与宁静之美。颈联由听觉角度写夏夜的幽雅。“冰瓮”指的是装满冰块的罐子,用以储存食物以保鲜。“贮清泚”,即存放清澈的水,用来形容夏天夜晚的寂静和清凉。“意境已生秋”则意味着这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如同秋天一般。这里通过描绘夏夜清凉、宁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宜人的夏夜之中。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试作文王操”,意思是试图模仿文天祥的笔法来创作文章,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分享这份情感。这里的“操”指文天祥,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文天祥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通过对夏夜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世界。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文天祥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为我们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他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