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酣芳意不胜春,一笑嫣然恼杀人。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

【注释】

①令威:人名。②酣酣:浓郁的样子。③嫣然:形容女子笑的好看。恼人:令人讨厌。④分寄:分别寄出。⑤多情:多情的人、诗人自指。解否:理解与否?⑥在东邻:东邻是齐国,齐地盛产牡丹,故有国色之称,此处以国色代指牡丹。⑦赏析:此诗写送花之事,抒发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及惜花之心。“酣酣芳意不胜春”,首句起笔不凡,把读者引入一个浓香扑鼻、百花争艳的春天里。“一笑嫣然恼杀人”,第二句写海棠,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那妩媚动人的仪态和娇媚动人的神情,使人感到仿佛见到了一位绝色佳人嫣然一笑。“嫣然”即笑得妩媚,“恼杀人”是说这种美太诱人,太可爱了。“分寄多情还解否?”第三句写牡丹,牡丹为花中的“富贵之花”、“花中之王”,本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诗人却要把它与这朵“国色天香”的海棠相比,并加以赞赏,这自然是出于对牡丹的偏爱。“还解否”三字,既表现牡丹的雍容华贵,又流露出诗人的惋惜之情。“要教国色在东邻”,最后两句写牡丹。东邻齐地是盛产牡丹的地方。齐地牡丹素称天下第一,而洛阳牡丹也闻名于世。牡丹本是国色天香,然而诗人却说要把国色移到东邻,其原因何在呢?原来诗人认为牡丹虽美如天仙,但也不免有些俗气。他希望牡丹去掉些俗气,成为真正纯而又纯的国色天香。

【译文】

浓郁的芳香弥漫了整个春天,她一笑起来就那么美艳动人,真是惹人讨厌。

能不能把多情的花儿送到别家去,让牡丹的美色永远留在东边的邻居那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