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注释】

栖霞庵:在今江苏常州市。平甫:作者的朋友王平甫。因:承上启下的词。寄:即“及”,到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绝句,表达了对友人王平甫的关切和期望,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牢骚不平之感。

开头两句写景,是全篇的总纲。林间小道,萧瑟秋风,孤高隐逸,不染尘氛,正是隐居之士的生活写照。“渺渺”二字写出了山径之长,路之远;“萧萧”二字则写出了秋风之声,声之急,声之清,声之切。这两句诗既点出了栖霞庵的位置,又为下文作了铺垫,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幽深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一种空寂、冷清、清高的气氛。

接下来四句是作者直接抒情表意,抒发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忧虑之情。前两句“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是说高高的山峰上的树荫,使人容易进入其中,而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却难以让人增添年岁。这里的“闲貌”,是指那种悠闲自在、超然物外的姿态;“难增”,则是指这种姿态无法让人增加岁月的痕迹。后两句“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则是说,官场之事真是令人心灰意冷,如同锦绣一般的美好,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而君王给予的恩典,也像是一杯冰冷的水一样,令人难以消受。

最后两句“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则是说,我在这里寻求田园生活,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一种清静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想要违抗陈登的为人处世之道。陈登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作者在这里用陈登来比喻自己,既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又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反感。

这首诗以写景起兴,然后直抒胸臆,最后归结至对友人的关切与期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之情,又有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