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江上二首》

江上二首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注释:

  1. 书自江边使:书信是从江边传来的。使:古代一种使者的身份称呼,此处特指书信。
  2. 乡邻病饿稠:周围的邻居因为饥饿而生病。病饿:疾病和饥饿。稠:多,严重。
  3. 何言万里客:怎能说我是万里之外的客人?何言:何止,岂止。万里客:形容离家很远的人。
  4. 更作百身忧:更何况我有百种忧虑。更:何况。作:有。百:泛指众多。
  5. 补败今谁恤:国家已经破产,谁能来顾念。补败:国家因战争或自然灾害而遭受的损失。今:现在。谁:代词,指谁可以关心。
  6. 趋生我自羞:追求个人生存而感到羞愧。趋生:追逐私利。我:诗人自身。羞:羞愧,惭愧。
  7.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西边的双眼因为疾病而更加苍老,夕阳下我依偎在扁舟中。

赏析:
此诗是宋代张耒的五言绝句,通过描绘作者从江边接到家书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国事的担忧。全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首两句“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描述了收到书信后的情景,书信来自远方,而周边的邻居却因饥饿而病重,反映了当时社会贫苦的状况。第三句“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他不仅是一个远离故土的旅人,而且还要忍受多重的忧虑。

第四句“补败今谁恤”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国家困境的担忧。他认为国家的衰败无人关心,这让他感到羞愧。第五句“趋生我自羞”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追逐利益、忽视国难的愤慨和自责。

最后两句“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倚靠在扁舟上的形象描述,他的双眼因疾病而变得苍老,而夕阳下的江面显得格外寂寥。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凄凉,也反映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不安。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感慨,也有对人性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