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白道自萦回,门下青莎间绿苔。
杂树绕花莺引去,坏檐无幕雁归来。
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上杯。
我忆故乡诚不浅,可怜鶗鴂重相催。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深沉、含蓄、富有哲理见长,被誉为“诗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门前白道自萦回,门下青莎间绿苔。
“门前白道”指的是通往寺庙的道路,而”自萦回”则形容这条道路曲折蜿蜒,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在门前盘旋。”门下青莎”则描绘了门前的青草,给人一种宁静、幽静的感觉。
杂树绕花莺引去,坏檐无幕雁归来。
“杂树绕花”描绘了门前的树木和花朵,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莺引去”则形象地描绘了黄莺被杂树吸引,飞向远方的情景。而”坏檐无幕燕归来”则描绘了燕子在没有屋檐遮挡的空中飞翔,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上杯。
“寂寥谁共樽前酒”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氛围,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在樽前喝酒。”牢落空留案上杯”则描绘了诗人留下的酒杯空空如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失望和无奈。
我忆故乡诚不浅,可怜鶗鴂重相催。
“我忆故乡诚不浅”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可怜鶗鴂重相催”则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而鶗鴂鸟又在提醒人们夏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寺庙风景和自己内心感受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