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散入夜云流,赤焰侵寻上瓦沟。
门户便疑能炙手,比邻何苦却焦头。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青烟散入夜云流”,青烟散入夜云流:烟雾消散后,飘荡在夜晚的云彩之间。青烟散指炊烟袅袅上升,散入夜云。青,指青色;烟,指炊烟;散,飘荡。
(2)
“赤焰侵寻上瓦沟:火焰冲天,蔓延到瓦屋沟渠,使人们担心被火烧到。侵,侵犯。寻,沿着。
(3)
“门户便疑能炙手:门户之间仿佛能烤熟双手。炙手:烧热了手,比喻权势很大。
(4)
“比邻何苦却焦头:隔壁的人何必受煎熬,反而弄得焦头烂额。比邻:邻居。何苦:何必,为什么。
赏析:
《外厨遗火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诗作,这组诗写邻家失火,自己却幸免于灾。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火灾前后的变化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看了之后不禁产生怜悯之情,同时也对那些纵火者进行了谴责,同时抒发了自身的不幸遭遇。
第一首写火势凶猛,直扑门庭。“青烟散入夜云流”“赤焰侵寻上瓦沟”两句,既写出火势之大、之猛,又描绘出火势之凶恶。一个“散”字,写出了烟气弥漫之状;一个“侵”字,写出了火势蔓延之速。而“赤焰”、“上瓦沟”则更突出了火势之猛。
第二首写自家安然无恙,而邻家却遭受严重破坏。“门户便疑能炙手”句,不仅写出了邻家的惨状,而且暗含了作者的同情之心。“比邻何苦却焦头”句,既写出了邻居们焦急的心情,又写出了他们因受火害而焦头的不幸遭遇。
全诗前两句写火势凶猛,后两句写自家安然无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写法,既使读者感到紧张,又使读者感到轻松。特别是最后两句,将两家受害的程度进行比较,更突出地反映了纵火者的恶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