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宿金峰下,身世飘然岂自知。
山谷有灵应笑我,纷纷南北欲何为。
【注释】
①金峰: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②番阳:郡名。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北。③嘉祐戊辰:指公元1068年(宋仁宗嘉祐五年)。④临川:郡名。治所即今江西省抚州市。⑤十年再宿:指作者于皇祐庚寅(1040)年至嘉祐戊辰(1068)年间两次过此山时曾住宿于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淳熙丙申(公元1176年)重游钱塘时所作,诗人以江山为伴,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
诗的首句说“自临川如钱塘”,点明了此行的目的。次句“过宿此嘉祐戊辰”则交代此行是在嘉祐戊辰(公元1068年)。第三、四句是全篇主旨。前一句说“十年再宿金峰下”,言自己此次重游此地已有十年之久,可见其对故土之眷恋之情。后一句说“身世飘然岂自知”,言自己漂泊无定,身世飘摇,已不知身之所在,更谈不上知人论世了。
五、六两句写山谷之灵应笑自己,纷纷南北欲何为也。山谷,指浙江上虞的梁祝山,相传春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山上双双殉情,死后化为双蝶,所以后人称该地曰“梁山伯墓”。这里用梁山伯故事作比喻,说自己四处流浪,不知何去何从,而山谷之神也笑自己如此飘泊,无所适从。末句“纷纷南北欲何为”意谓自己四处流浪,到处奔波,不知为何而来,有何目的,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诗人抒发的是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