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
交承分彼此,邂逅及行藏。
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
刹那今十稔,叹仰未能忘。

这首诗是郑公去世时,友人为他写下的悼念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历阳倅蒙庵郑公卒于位记岁在丁丑
    历阳倅指的是郑公担任历阳县知州或县丞等官职时。蒙庵可能是他的住所或别号。郑公去世是在丁丑年,即公元697年,这一年诗人与郑公有交往,并且郑公曾承诺要来自镇西(今安徽安庆),但诗人自己却从安丰(今安徽寿县)前往合肥。在合肥驿站中与郑公邂逅。

  2. 与仆有交承之契方来自镇西而仆亦自安丰往
    郑公曾与诗人有过交往并有约定,郑公将从镇西来,诗人则从安丰出发前往合肥。

  3. 邂逅于合肥驿中获为三日之款所谈无非周易太玄老庄之书
    在合肥的驿站里和郑公相遇,并获得了三天的盘缠。他们谈论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易经、太玄经和老庄哲学的书籍。

  4. 开警蒙昧多矣公平生学佛行一着端的不昧所谓毫发无遗恨者
    郑公开导启迪了诗人对学问的迷惑之处,并指出他一生学习佛法,修行得非常彻底。诗人认为郑公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5. 仆老矣请从其后而为净土之游似不晚也作是诗以吊之
    作者已经年纪大了,请求在郑公之后进行净土之游,也就是进行佛教的修行活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哀悼郑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诗,通过回忆与郑公的交往,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郑公的智慧和学识。诗中的“邂逅”一词,表现了诗人与郑公在合肥驿站中偶然相遇的情景,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郑公的逝世使诗人感到十分悲痛,因此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郑公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