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霜肃德春阳,民感澄清涕泗滂。
畏垒大穰知不晚,三年端可笑庚桑。
【注释】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和,即作诗酬答。陈勉仲是作者好友,淮西漕,指淮西的官。吴介是作者的朋友,曾任淮南节度副使,后任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谥号为肃愍。庚桑,指老子。
威:威严。德:恩惠。阳:温暖。涕泗滂:眼泪流得很多。滂,大水流淌的样子。
畏垒:畏垒山,在今河南固始县南。大穰:即穰县,在今河南邓县南。不晚:犹言来得及。端:通“殚”。笑:讥笑。
【赏析】
此诗前两首为酬答陈勉仲所作。诗人在这首诗里对友人吴介的治绩作了高度评价。
第一首的前两句:“威严霜肃德春阳,民感澄清涕泗滂。”大意说,他像严霜一样严肃,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所以老百姓都感到心里亮堂,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这两句中“威严霜肃”形容吴介的威望很高;“德春阳”比喻他的恩惠如同温暖的春天阳光一般,使人心里感到暖和。“民感澄清”四字说明吴介的治理有方,百姓对他感激,因而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涕泗滂”三字说明老百姓的感恩戴德之情。
第二首:“畏垒大穰知不晚,三年端可笑庚桑。”大意是说,现在大穰县(在今河南邓县南)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只要努力,时间还来得及,用不着担心。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庄子·庚桑楚》:“古之真人,以目视形,不以形视;以耳听音,不以音听;以心复归其根……是故己居世也若遗而犹存,吾生也似过而未逾;来而为之者,名也;去而弗为者,亦无谓也。”意思是古代真人的精神状态是“以目视形,不以形视”,即不把外界事物放在心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此他虽处在人世间,却好像遗忘了一切。这样他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既不过分沉湎于世俗生活,也不逃避现实生活。这里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来劝勉吴介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要继续努力。
此诗主要写吴介的政绩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