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美不应花解恼,次公何必酒而狂。
知君颇负风流债,安得司空惯窃香。

”`

子美不应花解恼,次公何必酒而狂。

注释:王氏自比为李白(子美),认为他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又以陶潜比苏轼,认为苏轼不应饮酒放纵。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认为他们都有超越尘世烦恼的能力,不被外界所动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敬佩。

第二联: 知君颇负风流债,安得司空惯窃香。

注释:诗人以“风流债”形容友人,暗示他曾经有过一些风流倜傥的行为。而“司空惯窃香”则暗指那些善于取悦他人的人,暗示友人并非这样的人。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为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友人虽然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但也有些过于放纵自我,不守本分的地方。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不要再做出让人诟病的事情来。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品性的理解和期待,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更加稳重、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联: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

注释:诗人用“兀醉”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即沉醉于酒中无法自拔。“篮舆”是一种人力车,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诗人出行的场景。“官舟”则是指政府官员的船只,用来比喻帮助解决问题的工具。

赏析:此联通过描绘诗人醉酒出城的情境,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和挣扎。然而,在诗人看来,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援助,才让他得以摆脱困境。这既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乐观,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第四联: 流马木牛今已矣,其余儿辈说三分。

注释:诗人用“流马”和“木牛”两个词汇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流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战车,“木牛”则是用木头制成的一种交通工具。这两个词汇都与战争有关,暗示着诗人曾经参与过战斗的经历。而“说三分”则是指讲述三国故事,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展现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这也体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独特魅力,即不仅关注当下的生活,还关心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第五联: 猛风吹雨暮江头,烟草微茫一片愁。

注释:诗人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江景图景,强调了天气的恶劣和环境的荒凉。“烟草微茫一片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这里的“烟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一片愁”则直接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赏析:此联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风雨交加的江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烟雾弥漫的景象更是增加了一层神秘和不确定的氛围。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诗歌的表现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第六联: 双鲤不来无处问,欲寻归路转悠悠。

注释:诗人用“双鲤”来象征书信,表示没有收到来信时的失落和焦急。“无处问”则表达了他在无人可问时的孤独和无助。“欲寻归路转悠悠”则描绘了他在寻找回家之路时的迷茫和徘徊。

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在等待回信时的焦虑和无奈。通过描绘他的心理状态和行动过程,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共鸣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真实。

王之道的《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其逐句释义、译文对照及注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