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相逢试问津,杖藜来作化灯行。
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
【注释】
江:指长江。上人:和尚,僧人。化灯:即化灯僧,为寺庙中点化油灯的僧人。无明窟:佛教语,指众生心中的烦恼、迷惑、无知等。荧荧:光亮闪烁的样子。一点明:佛殿中的一盏灯光。
【赏析】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相遇的情景,赞美了化灯僧的行为。
首句“江上相逢试问津”,描绘出一幅江边相遇、交谈的画面。诗人与彦时兄不期而遇,彼此之间互相问候。这里“试问津”三字,既表现了诗人的亲切友好之情,又暗示了两人在江边的久别重逢。
次句“杖藜来作化灯行”,进一步描绘出化灯僧的形象。化灯僧拄着拐杖,行走在江边,他为了照亮寺庙,点亮了一盏盏油灯。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化灯僧勤劳的品质,又突出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句“欲知照破无明窟”,诗人通过对化灯僧行为的赞美,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化灯僧的灯笼,照亮了寺庙,照亮了信徒的心灵,也照亮了他们内心的无明窟——那些被烦恼、迷惑、无知所困扰的地方。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化灯僧的伟大,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尾句“佛殿荧荧一点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化灯僧行为的意义。佛殿的灯火,虽然只是一星半点的光,但却能照亮整个寺庙,照亮人们的心灵。这一细节,既表达了诗人对化灯僧行为的敬佩,也强调了人性的光明和希望。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这首诗,通过对江边相遇、拄藜作化灯行、照破无明窟以及佛殿一点明等细节的描绘,赞美了化灯僧的行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并强调了人性的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