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治中兴日,宗藩第一流。
九重资共理,三载赖分忧。
昨日交符虎,当时竞带牛。
咄嗟成药石,谈笑获锄耰。
善政称无扰,罢民遂有瘳。
教风兴子弟,膏泽被田畴。
士论高强汉,王功继屏周。
外台书课最,禁从表才猷。
往矣登青琐,宜哉建碧油。
疮痍争借寇,憔悴独依刘。
我愿攀鳞进,人思卧辙留。
是行端可喜,名姓在金瓯。

《送赵端质归朝》

圣治中兴日,宗藩第一流。

九重资共理,三载赖分忧。

昨日交符虎,当时竞带牛。

咄嗟成药石,谈笑获锄耰。

善政称无扰,罢民遂有瘳。

教风兴子弟,膏泽被田畴。

士论高强汉,王功继屏周。

外台书课最,禁从表才猷。

往矣登青琐,宜哉建碧油。

疮痍争借寇,憔悴独依刘。

我愿攀鳞进,人思卧辙留。

是行端可喜,名姓在金瓯。

注释:

  1. 圣治中兴日:皇帝圣明的治理时期。
  2. 宗藩第一流:宗室和外藩是最优秀的群体。第一流指优秀、杰出。
  3. 九重:皇帝居住的地方,即皇宫。
  4. 资共理:共同管理。
  5. 三载:三年的时间。
  6. 昨日交符虎:昨天交接了符节。
  7. 当时竞带牛:当时争夺牛车。
  8. 咄嗟成药石:迅速成为良医良药。
  9. 善政称无扰:好的政策使国家没有战乱。
  10. 罢民遂有瘳:解除了人民的疾病困扰。
  11. 教风兴子弟:教育风气兴起,子弟们得到很好的培养。
  12. 膏泽被田畴:恩泽遍及田野。膏泽,恩惠像雨水滋养草木;田畴,田地。
  13. 强汉: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14. 王功继屏周:王功继续保护周朝。
  15. 外台:指御史台。
  16. 青琐:皇帝的宫门。
  17. 碧油:皇帝的车驾。
  18. 疮痍争借寇:战争创伤都希望敌人来治愈。疮痍,受伤的痕迹;寇,敌人。
  19. 倚刘:依赖刘秀。刘秀是西汉末年的一位皇帝,后建立东汉。
  20. 我愿攀鳞进:我愿意像鲤鱼一样跃龙门,进入仕途。
  21. 人思卧辙留:人们都想要像孔子那样,在车辙旁休息。卧辙,在车辙上休息。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赵端质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
    首联“圣治中兴日,宗藩第一流”,直接点出了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圣治意味着国泰民安,中兴则是指国家重新崛起的意思。宗藩第一流则是说赵端质是最优秀的宗藩成员。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对宗藩的重视。
    颔联“九重资共理,三载赖分忧”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能力和贡献。九重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宫廷,资共理暗示着需要共同处理政务;三载则是朋友在宫中任职的时间。赖分忧表示他能够分担朝廷的忧虑,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忠诚的赞美。
    颈联“昨日交符虎,当时竞带牛”则回忆了两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共同经历的艰难时刻。交符虎和竞带牛都是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尾联“我愿攀鳞进,人思卧辙留”则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攀鳞进表示追求进步,卧辙留则表示留恋过去。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与友人一同前进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的留恋之情。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