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初晴江上村,藕花无数午风温。
梁山正帖淮南岸,到得精蓝日未昏。

《赠浮屠道本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浮屠(僧侣)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1. 诗歌原文
    暑雨初晴江上村,藕花无数午风温。
    梁山正帖淮南岸,到得精蓝日未昏。

  2. 逐句释义

  • “暑雨初晴江上村”:描述了炎热的夏季过后,天气突然放晴,阳光照耀着江边的村庄,带来一丝清凉和宁静。
  • “藕花无数午风温”:强调了在午后温暖的风中,满江的荷花盛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梁山正帖淮南岸”:提到了梁山山峦正对着淮南岸,可能是指地理位置或者自然界的某种象征意义。
  • “到得精蓝日未昏”:表达了诗人到达某个地方后,感受到的宁静和祥和之感,太阳尚未落山。
  1. 译文
    夏日的雨水刚过便晴朗了江上的小村庄,无数荷叶点缀着午间的微风显得格外温暖。梁山的山峰正对着淮南的岸边,当我到达那片静谧之地时,天还未黑。

  2. 关键词注释

  • “暑雨”:指夏季的雷阵雨,为诗人带来了短暂的凉爽。
  • “江上村”:指的是江边的小村庄,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 “藕花”:指的是荷花,是夏日里常见的植物,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 “午风温”:形容中午时分的微风,给人以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 “梁山”:可能是一处地名或山脉名,这里用来象征某种精神或力量的象征。
  • “淮南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 “精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佛教场所,如寺院或寺庙。
  • “日未昏”:意味着太阳还没有落山,给人一种时间还早的感觉。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夏日雨后的江上村庄、满江的荷花、以及到达精蓝寺时的宁静感受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信仰。

王之道的《赠浮屠道本二首》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层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