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未白头。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注释】

重屋:古代帝王的正殿。祗承:敬礼。休:止。主鬯:主祭。贰:辅佐。凝旒:指帝位,旒是皇帝所戴冕上的玉串。度筵:指举行祭典时在神前设席。黄目:黄色的帷帘。助祭:参加祭祀的人。白头:白发,这里指年纪大的老人。通烈祖:通晓、了解祖先的事。仪文:礼仪制度。元:同“原”。圜丘: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又称太坛。两阶:指天子祭天之南郊及祀日、月、星于北郊之阶梯。苗民:指边远民族或少数民族。格:敬畏。金穰: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穰,庄稼成熟的意思。秋:秋天,指农闲时节。

【赏析】

这是一首庆贺朝廷大典成功的诗,全篇洋溢着喜悦气氛。

第一句说皇帝的正殿重屋,对祖宗神灵要恭敬地永远供奉,不可停止;第二句写祭祀时,主祭者头戴旒,辅佐者也戴旒,表示尊敬;第三句是说祭坛上摆设的九尺黄幕,是黄色帷帘。第四句说明参加祭典的有各王公大臣,还有少数民族的首领,他们年纪都很老,都是白发苍苍;第五句说皇帝通晓祖先的事,礼仪制度也很完善,跟圜丘(祭天的场所)一样。第六句说天子的祭天之坛和祭日、月、星的北郊之阶,都十分庄严;第七句说边远民族或少数民族很敬畏天子,天子也很敬重他们;最后一句说到了农闲时候,天子也要到郊外祭祀。

这首诗是作者祝贺朝廷成功而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