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琼树晓烟披,拥衲开门四望迷。
清旷世人谁似我,雪中更到子猷溪。
【注释】
玉:形容山的美。琼树:指树上的雪。披:披挂。衲(nà):僧衣。子猷:晋朝王献之,字子猷(yóu),爱竹如命。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剡溪隐居期间写的一首咏雪诗。首联写雪后清晨的景色,次联以“清旷”概括全诗,三联用典故,写诗人独到的情趣和高远的志趣。尾联自比王献之雪夜访友的故事,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描绘了一幅清雅宁静的画面。清晨时分,山间雾气弥漫,仿佛被一层洁白的雪纱所覆盖;树木上、山上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宛如琼树瑶花。诗人披着僧衣开门四望,只见雪景迷人,但因视线模糊而感到迷茫。
颔联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独自欣赏这美景的心情。他感叹世人谁能像我这样,在这清旷的世界中找到如此美好的景致呢?这里的“雪中更到子猷溪”一句,借用了晋代王献之(字子猷)雪夜寻访朋友的典故。王献之曾在大雪之夜,骑马前往朋友家,结果因为迷路而误入竹林深处。这一故事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