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虽轻扬,摧折犹有补。
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
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
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
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注释】
春阴:春风虽轻扬,但春天已深,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但仍然有些阴沉。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即今天的太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首联“春风虽轻扬,摧折犹有补。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描绘了春风虽然轻盈,但仍然能够带来一些好处。适当的春光时节,即使不需要雨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则具体描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妇女和孩子在春天里辛勤地工作,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而不是整天忙于农务。
颈联“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百草仰赖肥沃的土地生长,虽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也不会有太多的困扰。而乌云笼罩着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辉,使得大地变得昏暗,这种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尾联“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很多事情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有时只能顺其自然,不如放下心中的执念,不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诗人不是去追逐美丽的事物,而是选择了一种淡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