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寒玉作围,红尘世事可曾知。
峰回似觉前无路,身到因思旧有诗。
云掩岩扉龙蛰冷,月明华表鹤归迟。
梅花笑我真迂阔,踏雪重游腊尽时。
【注释】
丙辰:宝祐元年(1256),宋理宗皇帝的年号。漕檄:指宋代政府所发的公文。从:跟随,随从。得识:得以见识、了解。咸淳乙丑岁除前五日:即元至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279年1月24日)。帅檄:南宋末年,地方官员因战乱而无法治理,往往以“帅檄”来代替命令,所以这里指的是南宋末年的“帅檄”。朝旨:朝廷的命令。四县:指江西吉安永新、龙泉等县。疏决:审理决断。回涂:回家途中。重游:再次游览。时:当时。积雪初霁:指雪刚刚融化。琼瑶境界:指山色如玉,云雾缭绕的仙境。恍非人世:好像不是人间。七言:指七言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录呈:抄写上呈,指抄送给。菊岩龚先生:指诗人的朋友和同乡龚煃。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1279年腊月,作者任赣州知州。此时,他正奉朝廷之命审理江西永新、龙泉等地的民讼,并回程途中游览了九锁山。
开头两句:“九锁山寒玉作围,红尘世事可曾知?”这一句说九锁山如同一座冰封的玉山,周围全是冰雪。作者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九锁山比作一块被冰雪封锁的玉山,形象地表现了九锁山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暗寓了南宋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红尘世事”,指尘世间的世俗生活;“可曾知”,就是是否知道。意思是说,那些红尘世事,人们是否都了解呢?
接着两句:“峰回似觉前无路,身到因思旧有诗。”这两句是说,当作者来到九锁山的时候,只见山峰连绵起伏,似乎没有道路可以通达。然而,当他走到山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写过许多赞美九锁山的诗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九锁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南宋王朝前途渺茫的忧虑之心。在作者看来,九锁山的美丽景象正是他心中的理想世界,而他自己也曾经在那里写下过许多美好的诗句。
第三句:“云掩岩扉龙蛰冷,月明华表鹤归迟。”这是说,当作者登上山顶的时候,只见云雾缭绕,岩门紧闭,仿佛一条巨龙蛰伏其中。这时,一只仙鹤正在华表之下盘旋飞翔,显得有些迟缓。这几句描写了九锁山的奇峰异石和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梅花笑我真迂阔,踏雪重游腊尽时。”这两句是说,梅花在雪中盛开,笑我太迂腐。这时,正值腊月寒冬,大雪纷飞。作者在梅花的陪伴下,重游了九锁山。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锁山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