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晁富丽比南金,令弟清新敌楚琳。
死却庐陵老居士,二苏那得有知音。

次韵晁子与

大晁富丽比南金,令弟清新敌楚琳。

死却庐陵老居士,二苏那得有知音。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1. 大晁富丽比南金:此处“大晁”指代宋朝,意在表达其文化或政治的繁荣富强,堪比南方的黄金。
  2. 令弟清新敌楚琳:“令弟”指的是弟弟,表达了他的才华和气质清新脱俗,可以与楚国的佳人相媲美。
  3. 死却庐陵老居士:这里的“庐陵”可能是指庐陵郡或者庐山,用“死却”来描述一位年迈的老学者或隐士的去世。
  4. 二苏那得有知音:“二苏”指苏轼和苏辙,宋代两位著名的文学巨匠,这里用来比喻找不到能真正理解并欣赏他们作品的人。

译文

宋朝的文化如同南方的金子般珍贵,而你的弟弟才华横溢,清新脱俗如楚国的美玉。然而,当这位年迈的庐陵先生逝去后,似乎连苏轼和苏辙这样的文学巨擘也没能找到真正的知音。

注释讲解

  • 大晁富丽比南金:“大晁”是对宋朝的尊称,表示对国家的赞美。“富丽”则形容宋朝文化的丰富和多彩。“比南金”意味着这种文化价值甚至超越了南方的黄金,象征着宋朝的文化地位之高。
  • 令弟清新敌楚琳:这里的“令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他有着清新脱俗的气质,仿佛可以直接与楚国的佳人相提并论。“清新”强调了他在艺术、思想或道德方面的清新、自然之美。“敌楚琳”则意味着他具有楚国美玉般的特质,既美丽又珍贵。
  • 死却庐陵老居士:这句话中的“死却”是一种修辞手法,意为“辞世”。而“庐陵”很可能是指江西庐陵地区,一个以文人墨客著称的地方。“老居士”则指的是一位年长的、信奉佛教或道教的隐士。在这里,作者通过使用“死却”,可能是在表达对这位老居士离世的哀悼,也可能暗示着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失落。
  • 二苏那得有知音:“二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和苏辙兄弟,他们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那得”在这里是一种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无法找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人的遗憾和无奈。“有知音”则是指能够赏识和理解他们作品的人,但在这里却显得如此稀少和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作品,通过对宋朝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对比和反问,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