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
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
遗闲闲赵公
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
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中立的作品,通过描绘仙人与凡间的纠葛,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尘世的无奈和对仙境向往的情怀。
- 诗句解析:
- “寄与闲闲傲浪仙”:诗人将一份心意寄托给一个高傲且不羁的仙人(闲闲傲浪仙)。这里,“寄与”表示赠送或托付之意,而“闲闲傲浪仙”则形容这位仙人的性格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枉随诗酒堕凡缘”:诗人感叹因追随诗酒而陷入尘世之缘,这里的“枉随”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遵循自己本心的无奈。同时,“堕凡缘”意味着沉溺于凡间俗事,失去了原本的纯净和超然。
- “黄尘遮断来时路”:描述一种景象,即漫天的黄尘遮蔽了通往蓬莱仙山的道路。这一形象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渴望。
- “不到蓬山五百年”: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里的“蓬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而“五百年”则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复得性。
- 关键词注释:
- “遗闲闲赵公”:“遗”在这里有赠予的意味,“闲闲”形容人的态度自由而不拘,“赵公”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 “寄与闲闲傲浪仙”:通过赠送的方式,表达对这位仙人的敬仰和友谊。
- “枉随诗酒堕凡缘”:反映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
- “黄尘遮断来时路”:用黄尘作为象征,形容环境艰难或人生困顿。
- “不到蓬山五百年”: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和期待。
- 整体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仙境和尘世之间关系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和哲学的思考。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尘世中保持一颗超脱的心,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挑战,以及如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地和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