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客商山,谪居多昼眠。
梦回红药树,身落紫微天。
不得亲公事,如何望俸钱。
荒城共谁语,除却访同年。
译文
岁月将尽之时,我来到商山做客,在谪居之地度过漫长日子。
在梦中回到了曾经种过红药树的故地,身临高高的紫微宫。
不能亲自处理公事,如何能够盼望得到俸禄和工资?
荒废的城楼中,除了拜访老朋友之外,还能与谁对话呢?
注释
- 岁暮: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 贻冯同年:赠送给同乡冯同年。贻,赠送。冯,人名。
- 中允:官名,唐代翰林院学士的一种职称。
- 谪居:贬谪流放的生活。
- 梦回:指梦回故乡,即回到家乡。
- 紫微:紫微星,古代用来比喻帝王。
- 除却:除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年关将至,独自在商山作客时,思念故园之情而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把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岁暮客商山,谪居多昼眠”,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商山的孤独生活。商山位于今陕西商县,这里远离繁华都市,生活条件艰苦,诗人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里的“谪居”指的是因某种原因被贬到此地,而“多昼眠”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疲惫。
诗人通过“梦回红药树,身落紫微天”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红药树是古人常植于庭院以供观赏之用的植物,象征着故乡的美好记忆。诗人在这里梦见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棵曾经种下红药树的地方。然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紫微宫中,这是一种虚幻的梦境还是一种现实的讽刺?诗人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这种对比无疑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得亲公事,如何望俸钱;荒城共谁语,除却访同年”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无奈和挣扎的真实写照。诗人无法亲自处理公务,自然也难以指望获得俸禄和工资。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只能选择在荒废的城中寻找朋友,倾诉心声。这里的“除却访同年”意味着除了向老朋友诉说心事之外,他还能向谁倾诉呢?这无疑是一种无奈和孤独的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异乡的孤寂、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官场腐败、人际关系复杂等。这些特点使得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不得不更加坚韧和勇敢地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