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叶,出镇何妨拥碧幢。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注释】

南徐城: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古地名。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甘露寺内钟声清脆悠扬,诗人听后,便醉意朦胧地睡在清凉的酒席上。而海门山的秀丽景色,也似乎滴入了窗中,使诗人心旷神怡。

直庐:即直庐舍人,官名。宋时置舍人院于禁中,以待翰林学士、谏大夫等官属,故称直庐。

题红叶:指唐人元稹《红叶题诗》事,此处借指寄赠。

道装:道士所穿的服装,这里指隐士的生活服饰。

筇竹、鹤成双:筇竹,即楠竹,这里指道士用的杖,用来形容隐士生活简朴。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赴任润州(今江苏镇江)途中。赵舍人,名不详。

首两句写江南水乡之胜景,“南徐城”即南京城;“衙府”、“楼台”都是官府建筑,诗人由城到衙府,所见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枕江”二字,既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写出了南京城的特色,同时也点出了自己此时的心情。“甘露钟声清醉榻”,甘露寺在南京市秦淮河上北岸,寺内有一座古钟。诗人听到寺院钟声,觉得十分悦耳动听,于是便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清”字下得极妙,既表现了钟声之清脆,又表现了钟声之悠扬,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清醉榻”,既表明诗人因听到寺院钟声而醉意盎然,又表现了诗人对寺院钟声的喜爱之情。“海门山色滴吟窗”,海门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是长江入海的地方,也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诗人站在窗前,看到那美丽的海门山色,便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句。“滴吟窗”,既表现出山色的明丽动人,又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愉悦。

三四句写诗人寄赠赵舍人的事。“直庐久负题红叶”一句,表面上似乎是在说自己没有机会去拜访赵舍人,实际上却表明了自己对赵舍人的重视和期待之情。“出镇何妨拥碧幢”,意思是说,即使自己被调离京城去做官,也不必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因为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位贤德的夫人相伴左右。这既是对自己与王氏夫妻的感情的表白,也是对赵舍人的美好祝愿。“闻说秋来自高尚”,意思是说,听说赵舍人是一位隐居不仕的高洁之士,所以才会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道装筇竹鹤成双”一句,既是对赵舍人的称赞,也是对赵舍人的一种期许。希望赵舍人能够像道家一样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同时也希望他能像鹤一样长寿健康,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同时,通过对赵舍人的赞美和期待,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